今天是
网站无障碍
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
机构设置
在线举报
检察长信箱
检务指南
检察活动
案件信息公开
法律法规
检察人员违纪违法举报电话
吉安市人民检察院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报道
井冈山报:三年翻番的背后
时间:2024-07-08  作者:  新闻来源:井冈山报  【字号: | |

2021年,30万元;2023年,突破60万元;今年,有望突破70万元。


村集体经济三年翻了一番,并且还在增长!这对于资源紧缺、产业单一的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来说,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。


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必由之路。黄南村,山多田少、壮劳力流失、产业基础薄弱、内生动力不足。全村3018人,但耕地面积仅有4500亩。2019年,该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,也为村集体留下了光伏发电、“飞地”鸭棚等收入来源。如何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功能,是黄南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面临的一道难题。2021年8月,前来报到的吉安市人民检察院驻村帮扶工作队,在深入了解黄南村实际后,主动接下了这个重任。


如何破题?开阔思路是第一步。驻村工作队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外出学习考察,拓宽视野。看到青原区盘活冬闲土地发展黑木耳产业,操作简单、周期短、见效快,效益不错,大家心动不已。“黄南村的土地富含硒元素,种出来的黑木耳品质肯定好”,统一意见后,大家说干就干。驻村工作队争取到产业帮扶资金15万元,建设起10亩富硒黑木耳种植基地,7万包黑木耳菌棒成为村集体增收的“金棒棒”。两年来,黄南村黑木耳销售额超50万元,为村集体实现年增收20余万元,并解决了20户脱贫户40人就业,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。脱贫户邱良峰父母年事已高,身体也不好,“多亏有这个黑木耳基地,让我在家门口务工就能赚1万多元,保障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。”


尝到了产业的甜头,黄南村人胆子大起来了。2023年,经外出学习考察,村“两委”班子看中了湖羊养殖。驻村工作队积极落实市财政衔接资金25万元,帮助村里建起了400平方米的现代化羊圈,并发动村干部自筹资金40余万元,购买了400头湖羊进行养殖,还引进江西每日优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销售、运营,以“公司+村集体+农户”模式共同发展。“之前没养过,村民们不敢尝试,我们作为村干部就要带头养,”村妇联主席李帆对湖羊养殖充满信心,不仅参与自筹资金,还主动承担养殖工作,“养好了就是一条致富门路。”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当年年底,湖羊就出栏200余头,实现村集体增收9.6万元,还带动了4名脱贫户就业。


玻璃红鲤鱼养殖、陆基生态养鱼桶出租、华桐树种植……思路一阔天地宽。这两年,黄南村产业探索日渐多元,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不断开辟。与此同时,驻村工作队提前谋划,带领村“两委”干部广泛联系对接市场,并自学短视频带货、网络直播带货等,线上线下联动发力,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,解除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。截至目前,各类农产品销售额近160万元。


产业兴,村民富。集体经济收入翻番,村民的口袋也跟着鼓起来。据统计,该村村民可支配收入已从2021年的2.8万元提高到2023年的3.2万元。


版权所有:吉安市人民检察院

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技术支持:正义网
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